专业名称:自动化
专业代码:080801
本专业是教育部高等学校CDIO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面向各行业领域中现代化装置、系统、生产过程的控制、管理和信息处理系统研发及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训练,培养从事控制理论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信号处理与控制、现代检测技术、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人才。本专业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以电路与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本专业是自动化学院中历史最长的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是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主要教学单位,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生物信息学、建模仿真理论与技术7个二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钢铁流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大学毕业后有志继续深造者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成绩优秀的本科生,提供了保送硕士研究生,直至硕士博士连读的机会。本专业每年约有50%左右的毕业生到清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学位;有10%左右的学生到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外高等学府深造;还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被宝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一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为公司等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聘用。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有: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嵌入式控制系统、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机及其运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等,并设置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和大量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很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广泛的工作适应性,能胜任自动化及信息行业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与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方向1.工业过程控制方向:以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由信号检测与变换、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和现场总路线控制技术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2.电气工程方向:使学生能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厂企业、楼宇系统的供电和电气控制、监控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由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PLC应用技术、供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3.嵌入系统方向:注重对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软件设计能力的培养,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嵌入式系统方向的专业人才;由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技术、先进显示技术、控制电机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 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 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 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 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自动化概论、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人工智能导论等。
实践环节
包括金工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一般安排在夏季学期。
专业实验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运动控制实验、过程控制实验、自动检测与仪表实验、计算机控制实验、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网络及多媒体实验等。
专业方向1.工业过程控制方向:以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由信号检测与变换、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和现场总路线控制技术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2.电气工程方向:使学生能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厂企业、楼宇系统的供电和电气控制、监控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由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PLC应用技术、供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3.嵌入系统方向:注重对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软件设计能力的培养,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嵌入式系统方向的专业人才;由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技术、先进显示技术、控制电机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近年来,在自动化专业领域内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现任同济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IEEE高级会员的吴启迪教授,长期从事现代控制理论与应用,自动化系统工程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及智能自动化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出版专著1部、译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主持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并曾获国防科工委重大技术改进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项。南京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和自动化研究所不仅拥有以钱钟韩教授,冯纯伯教授两位中科院院士为首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还拥有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的中青年技术骨干。
本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渠道,因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广泛,其就业领域也五花八门。正因为如此,有些同学在择业时容易产生“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理,认为自己的自动化专业紧俏,社会需求量大,工作单位可以随自己挑。尽管现在学生就业实行的是“双向”选择的政策,你选用人单位,但用人单位也在选你。所以千万不要表现出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自我感觉很了不起,这样只会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甚至最终不录用你。谦虚、踏实、稳重是本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的第一选择。根据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看,他们的工作都非常理想,收入状况也颇为乐观。
与本专业就业领域相关联的行业在近年来借助市场经济的搞活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民航、铁路、金融、通信系统、税务、海关等部门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也借助强大的人才优势,发展迅猛。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也将借助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找到发挥自己专长的理想位置。
自动化专业一直以来是社会急需的人才。包括电气自动化、铁路、化工等诸多领域。
自动化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优化等工作;
自动化设计师——从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软件工程师——处理自动化系统中相关的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还可以从事教学和相关的研究工作。[1]
编辑本段就业趋势本专业是一门适应性强、应用面广的工程技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自动控制技术知识系统深入、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学生在毕业后都能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就业领域也非常的宽广,比如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金融系统、通信系统、税务、外贸、工商、铁路、民航、海关、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等。历年来,本专业的毕业生的供求比例一直都保持在1∶10左右,近年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在系统集成、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和通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