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1003
☆专业简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能够运用流体力学、工程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当代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知识,获得给水排水设备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除保送或报考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外,还可从事与给排水相关的科研,教学、规划设计、咨询评估、监察管理、施工运营、产品销售等多项工作。
☆课程设置
学生在校期间,除公共基础课外,还将学习力学、化学类、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有给排水管道、给水和排水处理、给排水设备等系列课程。并设置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前景
本专业为本校新招生的全国紧缺专业,预期就业前景良好。
☆专家谈专业
该专业以社会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够从事流域、区域、城镇及企事业单位的给水及排水工程与设施、给排水管网、建筑给排水等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校本专业的主要办学特色,一是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二是积极开展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双语教学,三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科生及早接受创新训练项目及校内外各类科技大赛等。
专家简介:王锦教授,市政与环境工程系主任,水质与水污染控制理论与工程方向专家,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铁道部项目近二十项,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报考提示:色弱、色盲、不能准确识别单颜色导线等学生,不予录取;有以下情况学生不宜报考:1.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2.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返流血量少,经二级以上医院专科检查确定无需手术者 ;3.肢体残疾(不继续恶化);4.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5.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取水工程、防洪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去向
在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和其他专业设计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局、环境保护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部门、市政和建筑工程公司、环保设备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
专业培养要求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对水的开发、净化、输送、回收与应用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接受工程师训练和初步的科研方法训练,具有较好地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给水排水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规划给水排水系统、进行给水排水工程的工艺设计、施工、管理和简单的结构设计的能力并掌握水资源控制与保护、节水等相关知识。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专业英语、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测量学、水力学、水泵与泵站、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土建工程基础、电工学、建筑电气、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排水管网系统、水处理微生物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制图、管道工程安装实训、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工程施工实习、CAD制图训练、物理实验、力学实验、化学实验、水质分析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水处理实验(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曝气、气浮、污泥等实验项目)等
毕业去向
在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和其他专业设计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局、环境保护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部门、市政和建筑工程公司、环保设备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
看好理由
随着城市发展,日趋严重的水污染同大量人口的饮水要求、生产所需清洁水的供应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给水排水工程必有好的发展前景。“水”是城市的血液,“水工业”是21世纪的阳光产业。任何新工业区的建设,在正式开始建设之前,都要做好城市规划和厂外工程的设计,合理地解决交通、电源和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的“城市水工程”和水产业规划、设计、管理及技术开发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的业务工作包括:自来水厂和优质饮用水设备设计、污水净化厂和水处理环保设备设计、城市水环境规划、水景和高层建筑设备工程设计、城市和住宅小区给排水和中水设计等。该专业人员的就业关系城市的工业发展、人民生活是否能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一。
附加参考: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建设部提出,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对运行超过50年及老城区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到2010年,全国城市供水普及率不低于95%;设市城市和县城所在的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所有城市都要建立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设市城市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2005年,178个城市已建成投产城市污水处理厂197座,已建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达到78%。我国城镇的水环境仍然处在整体恶化的进程中。“十五”期间我国给水排水封面有两项指标没有完成,一项是能耗,第二项就是污染的控制。但是,在这个时期,中国也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间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最快的国家,全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在五年中就净增加了7.5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和能力。中国处理率当前只能做到50%,但是,这意味着还有另外50%的城市污水是直接排放的。所以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需要再增加20%的污水处理能力。这无疑加大对给水排水专业学生质量和数量的要求。
毕业去向
在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和其他专业设计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局、环境保护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部门、市政和建筑工程公司、环保设备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