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物理学
专业代码:070201
招生专业:物理学
专业前景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物理学经过20世纪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为标志的革命,21世纪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物理学与技术创新结合得更加紧密。物理系的毕业生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等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拳脚。
比较优势
规模小而精,清华大学物理系现只有教师78 人,其中中科院院士9位,“千人计划”入选者5 人,“长江特聘教授”13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 人。学术水平强,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当今物理学发展相当迅速的热点领域,如凝聚态物理(纳米技术、拓扑绝缘体)、量子信息、天体物理等取得了一大批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成果。人才培养质量高,作为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组成部分的清华学堂物理班,是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突击队的培训基地,精心培养有志于从事物理学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2012年,首批2008级的18名学堂班学生中有13名去国际顶尖大学或研究机构继续深造,5名学生保送清华研究生。
人才培养
物理系现设有“物理学”和“数理基础科学”两个本科专业。物理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科学实验能力的高质量的基础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的物理人才。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理科素养,在以数学、物理为基础的学科领域(如信息、材料、能源、经济、生命等)开拓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全系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学习共同的数学和物理的基础课程,从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分流培养。基础科学班的科研专题训练(常简称Seminar)是三个学期的必修课。同学根据兴趣和志向自由选择学科、研究方向和导师,在导师的研究组里做科研训练。目前,物理系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学科分布于物理、天文、数学、能源、信息、金融、材料、心理、生物等多个领域。
物理系2009—2012届本科毕业生去向统计
知名校友
1999 年国家表彰的23 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1 0位是清华物理系的毕业生。在物理系学习和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84人。物理系在各领域的杰出校友层出不穷
张朝阳 1981年入学,搜狐总裁
瞿晓铧 1981年入学,CSI阿特斯太阳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许州 1983年入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所长
高海燕 1984年入学,美国杜克大学物理系系主任,终身教授
戴宏杰 1984年入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联系方式
网址 | http://www.phys.tsinghua.edu.cn
物理学专业培养目标
物理学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物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或是到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另外还可以到企业中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工作。
物理学专业知识技能
1.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
2.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5.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物理学专业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物理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计算物理学入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物理学 声学理论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物理学专业代码:070201
物理学专业就业方向
物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或是到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另外还可以到企业中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工作。
物理学专业专业前景
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如具有扎实的物理理论的功底和应用方面的经验,能够在很多工程技术领域成为专家。我国每年培养本科应用物理专业人才约12000人。和该专业存在交叉的专业包括物理专业,工程物理专业,半导体和材料专业等。人才需求方面,我国对应用物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仍旧是供不应求。目前,很多物理研究的课题仍旧是基础性的,往往需要大量 的政府的政策性投入,难以实现产业化,这对于打算毕业后从事应用物理研究的人员来说,是应该做好思想准备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速度的增快,很多物理行业研究出的前沿技术很快便得到了应用,例如中微子通信,就是目前热门课题之一。随着现在学科交叉与学科细分现象的日益明显,知识的更新程度非常快。像应用物理这样基础性专业的人才,由于其可塑性强,基础知识扎实,反而越来越能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