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简介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系馆坐落于清华大学主楼区舜德楼 4 - 6 层,教学、科研和人文环境十分优越。 工业工程系成立于2001年10月11日,特聘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普渡大学工业工程系萨文迪 (Gavriel Salvendy) 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和讲席教授。现任系主任为萨文迪教授,全系现有员工37人,其中在职教师29人,退休教师1人,职员7人。 艺术家笔下的工业工程系系馆 - 清华大学舜德楼 工业工程系的立系宗旨是:“在教育与研究方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工业工程系,致力于提高中国和世界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系本着高起点、高水平、开放式的办学方针,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同行奠定了领先的地位。 今后,工业工程系将继续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工程系。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立系宗旨 基本概况 工业工程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它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工业工程是关于复杂系统有效运作的科学,它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优化与设计,它是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独立的工程学科。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第一批获准设立工业工程工程硕士专业,1997年起设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后又获准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工业工程方向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10月正式成立工业工程系,特聘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学 Gavriel Salvendy 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和讲席教授。 国家总理温家宝为系主任萨文迪教授颁发国家外国专家“友谊奖” (2006年9月29日,人民大会堂) 工业工程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任系主任为萨文迪教授,全系现有员工37人,其中在职教师29人,绝大多数为留学归国的博士或在国外进修过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已在物流工程、网络化制造、生产运作与管理、质量工程、企业集成与信息化、工效学与人因工程、安全工程等领域开展了高水平的研究。 此外,工业工程系还聘请德国工程师协会 (VDI) 主席 Hubertus Christ 博士,前美国德州大学(PA分校)工业工程系系主任、理工学院院长、现 Foxconn 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陈振国先生,前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 (IEA) 主席 Ian Noy 博士,美国田纳西大学工学院院长郭位教授,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教授吴建福教授等为工业工程系客座教授。 工业工程系每年招收约60名本科学生,这些学生的综合成绩位于清华大学录取学生生源的前三分之一左右。目前共有在校学生438人,其中,本科生275名,包括加拿大、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境外留学生17名;硕士研究生123名,其中包括德国和法国的国际留学生30名;博士生40名。 工业工程系的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活力、有开拓精神、有追求、勤奋斗的群体。从2001年建系以来,已经涌现出多个富有特色、在学校有很好声誉与影响力的集体和个人。在校重大文体赛事中,我系学生获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还有多名学生在国际、国内的专业大赛中获得大奖,为清华大学和工业工程系争得荣誉。遵循我系“追求卓越人生,塑造卓越事业”的培养目标,工业工程系的每一位学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拼搏奋斗。 我系学生获得清华大学2006年马约翰杯篮球赛冠军 (2006年11月23日,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 学生的毕业前景方面,以2006年全体毕业生为例进行统计,在当年毕业的全体62名本科毕业生中,继续在清华或者国内其他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者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人数为33人,占毕业生人数的53.2%;出国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的人数为16人,占毕业生人数的25.8%;灵活就业或者自主创业3人,占4.8%;就业10人,占毕业生人数的16.1%。 工业工程系围绕现代工业工程基础、物流工程、制造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科学研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地方政府项目和国内外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每年在美、欧重要国际杂志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数十篇。 工业工程系已建成系列实验室,包括物流系统实验室、先进制造与系统仿真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这些实验设施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室的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以物流系统实验室为例,2007年该实验室获得了美国工业工程学会 (IIE) 的“教学创新奖”。 工业工程系实验室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同行奠定了领先的地位。2006年底的国际学科评估的结果表明,工业工程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认可,被评价为“相当于美国前20名的水平”。 工业工程系的目标是高起点、高水平,参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建立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工业工程学科和教育体系,到2010年学生教育水平进入美国前15名。 我系办学特点 工业工程系的办学特色如下: 开放式办学 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是工业工程系的鲜明特色,表现在: 我系现在所有的专业课程均采用国际知名出版社的原版英文教材,并实行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授课; 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每年邀请多名美国、德国等世界知名学者来系讲学和授课; 每年选派多名青年教师赴世界著名大学进修; 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开展了中德政府间双向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从2001年开始,每年选派十多名研究生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1年,然后回清华完成硕士论文,可分别获得两校授予的硕士学位;同时每年接收来我系学习的10 - 20名德国学生,完成学业后,两校同样可分别授予工业工程硕士学位。 第一届清华亚琛联合培养硕士生毕业典礼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为我系学生颁发证书 (2004年7月30日,清华大学主楼后厅) 重视实践教育 工业工程是来自于生产实践的工程学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工业工程系从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开始,强调培养学生面向真实的实践环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环节上: 设计了系列化的综合性、创新型、开放式的专业课程实验,让学生自主地发现生产、物流、服务等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提出独立的见解,设计解决方案,并进行试验实施。 在各门专业课程中后期,开展专题项目 (Project) 训练,培养团队集体协作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大三暑期,组织到各类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等企业的生产实习,一方面体会各种生产一线操作的特点与问题,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生产运行的难点与弱点,进行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并监测绩效。这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造性发挥的重要平台。 在综合论文训练中,选题面向主流研究方向,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对学术前沿的探索和脚踏实地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我系实习同学在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的实习成果发表大会 (2004年8月30日,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 人才培养目标 工业工程系的学生特别重视数学基础,本科阶段除学习微积分、几何与代数、概率论、计算方法等工科数学外,还要学习运筹学、应用统计学、图论与算法等课程。进入研究生阶段还需学习数值分析、凸分析、随机过程等课程。工业工程的专业课程包括物流系列课程、生产系列课程、人因系列课程。 工业工程系的本科专业为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深厚的数理基础理论,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以及宽广的工程、企业管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学制为4年,实行学分制,学生毕业后,其中一部分优秀学生可攻读硕士学位和/或博士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均为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授予工学学位。 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面非常广泛,可在制造或服务业企业中成为工业工程师、制造工程师或质量工程师及管理人士,也可在政府机构或咨询公司成为公务员、系统工程师或咨询师。 工业工程系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学术界的著名专家、企业界及政府部门的杰出管理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