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2004年在原农业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原农业经济系是我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中成立最早、最有影响的“三农”问题研究学系。学院于1986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0年取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再次被评为农林经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   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从曾经一个小小的农业经济教研室发展成为如今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在农林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尤其是与中国特色“三农”问题相密切结合的服务重大决策等实践应用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也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两个本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村发展、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方向)及食品科学与工程六个硕士学位点,一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农业经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农村发展和公共政策(可持续发展方向)四个博士学位点,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致力于中国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是我国涉农领域综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同时也是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学术研究中心。     本院的学生培养与人民大学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共同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与本院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门类齐全且都具有国内一流的学科实力,加之人民大学所拥有的多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对本院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具有直接的助推作用。本院以中青年、特别是青年教师为主,几乎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基本都有出国进修和访问的经历。队伍精干,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0多项。本学科点的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其他奖励。例如,周诚教授于199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2008年被评为获得“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的主要贡献人之一;严瑞珍教授于1996年荣获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199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二等奖;温铁军教授于1999年获农业部颁发的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人),2003年获CCTV颁发的“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奖”等。不少知名教授,如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周诚,环境经济专家张象枢,技术经济专家展广伟等都曾在本院执教。   本院具有追求理论创新的学风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传统。本院独创的以“三板块”学说为核心内容的土地经济学理论,系统提出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理论,首创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等,都是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重大贡献。从1994年起在太行山区建立的脱贫与发展试验区,以农村综合发展理论指导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获得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的成功模式。   本院注重全方位国际化,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十五”以来,学院承担20余项大型国际资助项目,主办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0多人次。   经济学、管理学是一门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科学,被解释现象的重要程度及其影响直接决定了理论解释对社会的贡献。毋须置疑,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市 场化与国际化不断加速发展的中国将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什么是中国最大的解释变量呢?“三农”以其绝对的地理概念、人口数量、市场份额决定 了其必将成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的最显著变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成为决定中国未来经济社会走向的具有最广阔研究空间的重要学术领域。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因素,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风雨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依托国内顶尖的社会科学研究氛围,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昔日的辉煌,而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成立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与研究的舞台,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为新世纪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崛起,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